Faculty of Humanities and Arts

田媛 - 助理教授 Tian, Yuan - Assistant Professor

Tian, Yuan - Assistant Professor

畢業啦!這一刻駐足回望,當日收到錄取通知的喜悅是否仍記心間?到今天、是否覺得不過就是一彈指、一眨眼?科大的歲月自是白駒過隙裡的似水流年,點點滴滴累積成將至未至的思念。負笈小島的日子並非只是談笑歡顏,課堂上意氣風發、指點江山的背後是懸樑刺股、舉步維艱——也曾苦過、累過、傷過、痛過、哭過、笑過,唯只不悔:曾經來過。幾番切、磋、琢、磨,漸漸也就意識到,即使遠離父母翼護,日子可能過得也不差:總有新朋相識相知于妄談四海、指摘荒唐,也總有故友再續前因於千里來訪、閒話家常。風華正茂、揮斥方遒,不舍晝夜在路上。面對同學少年求知的殷切目光,忝為師長,不敢負望,時時刻刻兢兢業業,只為大家能厚積薄發、在未來崗位上一展所長---諸學子入得此門,即是科大的希望;出得此門,將是科大的榮光。

黃微子 - 助理教授 Huang, WeiZi - Assistant Professor

Huang, WeiZi - Assistant Professor

又一年潮濕炎熱的夏天,又一年畢業季。你們,是我到科大以來送走的第八屆畢業生。我看見你們鮮衣怒馬而來,臉上泛著喜悅。我看見你們學袍加身,人生的高光時刻。我知道在到達這座山丘之前,你們可能有汗水,有淚珠,有挫敗,有成長。你們現在站在山丘之上,享受親友和師長的祝福。而後,你們要翻越另一座山丘,面對更大的挑戰,承擔更重的責任。我希望你們心還是熱的,血沒有冷掉。知識可能被忘記,技能可能會過時,但是學習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或許會照亮你們未來的路。也愿你們時刻做一個正直的人。祝畢業快樂,前程似錦!

陳錚 - 講師 Chen, Zheng  - Lecturer

Chen, Zheng - Lecturer

又到一年畢業時,同學們帶著滿滿的收穫離開澳科大即將奔赴新的起點。在科大的日子里,同學們度過忙碌又充實的時光,這裡的收穫或許是學識、或許是愛情亦或許是人生新觀。畢業是一個結束也是一個新的開始,同學們在未來的人生里將會面對無盡可能,大學為你們構築了思考和學習的方法,科大的校訓“意誠格物”出自《大學》,宋代朱熹解釋“格物致知”為研究事物而獲得知識與真理,格物、致知、誠意、正心都是修身所應擁有之能力與品格,希望同學們能夠誠實、好奇、充滿洞察力和獨立的思考能力,從而獲得自己人生的美好篇章。科大和老師祝福你們!

陳茹彥 Chen, RuYan

Chen, RuYan

兩年的時間如白駒過隙,彷彿拖著旅行箱來到澳門的那個夏天還是昨日。回想起過去的近800個日夜,無數記憶片段在腦海中浮現,有離家時不捨的父母、生活裡朝夕相伴的同學、學海中誨人不倦的老師......感謝這段成長旅程中所有人的見證與陪伴,讓我帶著滿滿的活力迎接學習與生活中的歡樂與淚水,同時也感謝科大這個溫馨的學子家園,在這里我一筆一畫的描繪出自己心中的藍圖。

澳門科技大學的碩士生活不僅豐富了我的專業知識還提升了我各方面的能力。作為一個轉專業學生,起初我對傳播學的了解僅限於部分書本上的知識,是老師們的遵遵教悔讓我不斷加深對這個專業領域的認知,讓我這個小白一步步學著去做pre、做分析、寫論文,深切的感受學術世界的嚴謹與奇妙。從第一次小組作業時的磕磕絆絆到後來明確的分工和默契的配合,不斷磨合的過程中我收穫的不僅僅是與人溝通合作的方法和學業上的成績,更珍貴的是彼此間互幫互助的革命情誼。這兩年的離家生活豐富了我的生活經驗,也加深了我對生活的感悟與認知,我曾笑著說終於可以圓了仗劍走天涯的夢想,這一路上雖然不全是歡歌笑語,但是來自外界的溫暖與磨練都難以忘記。

“人生難得是相聚,唯有離別多。”縱難捨校園時光,我們也都將踏上新的人生旅程,祝願大家在未來的日子裡追尋心之所向、不負韶華時光。

張沁 Zhang, Qin

Zhang, Qin

四年前,在暴雨後的科大校門前,同学拍下了迷迷糊糊的我與科大的第一張照片,那時候還不明白科大對我意味著什麼。四年後,我明確了科大對我的意義:她見證和幫助了我找尋人生目標。科大提供給了我和所有同學一個樹立和完善“自我”的契機,我們從壓抑個性和思維、人格仿佛模式化批量生產的高中生成長為有別于他人的個體。老師們提供了豐富的學術知識,幫助我建構了謹慎、批判地審視這個世界的眼光和方法。科大的教學課程在提供豐富的學術知識之外,也給予了我很多媒體實踐機會,比如:拍攝新聞、微電影、網頁制作等。在這個嘗試的過程中,我也逐漸發現著自己的興趣點,找到了未來的方向。媒體實踐往往不是個人之力可以完成的,科大的小組項目模式給了我一個擬態的工作場所,在這個場所中,我也在逐漸學習着如何和小組成員們討論、解決矛盾、發揮每個人不同的能力,共同完成任務。

最後,感謝老師和同學們四年的陪伴。科大的狀態是活力而開放的,祝她能保持這個狀態,培養出更多想思考、想改變現狀的人,而非被大環境規定、規行矩步的工具。

鄭書榜 Zheng, ShuBang

Zheng, ShuBang

兩年的研究生學習時光飛逝而過,作為電影製作碩士專業的第一屆學生,充滿著無數的機遇與挑戰,很幸運的是,我們與老師一起克服不同的困難,獲得了不錯的學習收穫。在學習上,同學們能夠在一次次的課程學習中互相競爭,相互交流學習,取得了很快的進步。對於給予我們教學的老師們,都是業界非常優秀的教授,能夠將自己的實踐經歷轉化教學給我們,能夠深刻的感受到電影製作行業的艱辛與榮耀,激勵著我們不斷的向前輩們學習。同時,真的要感謝最後的論文寫作,在導師的指導下,讓我深刻的感受到了嚴謹的學術精神,從中也收穫到了很多專業知識上的不足之處,不斷的提高自己。最後,要感謝孜孜不倦的老師們,感謝與我一同成長的同學們,感謝澳門科技大學提供的學習機會,真誠祝願大家未來前程似錦。

曹力丹 Cao, LiDan

Cao, LiDan

回顧研究生生涯,豐富的經歷以及難忘的情誼填滿了這過往的兩年回憶之中。如今仍可以清晰的記得當年入學時,正是2017年颱風天鴿入境之時,正所謂好事多磨,兩年的時間,不僅讓我更加深入的學習電影管理的專業知識,同時在實習的過程中加深自己對於專業的認知。在學習的過程也參與了學術論壇,科大的研究項目,並獲得中國銀行的獎學金,但是,更重要的是,在這過程中,我進一步認識了自己。

感謝我的導師司若教授,院長蔣瀟玲女士,以及教過我的尹鴻教授、田媛助理教授、張振鵬教授、李道新教授、吳兵副教授、劉藩副研究員、羅樂助理教授、楊青青教授、陳蓓妮助理教授,在學習過程中各位老師耐心指點,使我兩年中收穫頗豐。

感謝我的父母,我的男朋友,我的朋友們,我的同學們。澳門科技大學讓我看到生活的更多可能,願澳門科技大學越來越好,培養棟樑之才。

蔣斯 Jiang, Si

Jiang, Si

四年真的很短暫,離別悄然來臨。我還記得四年前我來到科大,帶著難以名狀的複雜情緒甚至還有一些對未知的恐懼,我困惑也迷茫過,但此時此刻,我只記得在這裡創造美好回憶的人和事了。也許選擇是一種緣份,它很年輕,所以我們是一起成長的關係。細細回憶起來,學校確實給了很多不一樣的平台和視角去嘗試和思考,它沒有包袱,所以敢於嘗試,這也使我勇敢很多。它的開放性,讓我每當面對挑戰,努力克服的時候,最終收穫的是充實和滿足的感覺,可以說給算不上自信的我,注入了很多‘正能量’。對於我的專業而言,這裡確實也是我對設計的初體驗,我感謝很多老師,讓我自由的思考和踏實的學習,不同角度和思維的碰撞,會促使我去思考問題,保持學習的動力和活力,同時也是我堅實的後盾,默默支持我,見證了我的成長。我相信這不是結束,是又一個新的開始,最開始它也許不是我的‘理想型’,但最後卻承載了我的理想,給了我羽翼,讓我成為更好的我,感恩一切,也祝福科大越來越好。

龐夢甜 Pang, MengTian

Pang, MengTian

隨著畢業設計的逐漸完善與呈現,短暫但充盈的碩士學習生涯即將結束。在這裡,感謝澳科大為我6年的專業學習提供了良好的學術氛圍與師資力量,特別感謝我的畢設論文導師和每位恩師的悉心指導,亦感謝所有共同學習奮鬥過的組員與同學們。

於我而言,科大不僅是獲取知識、發揮創造的伊甸園,更是靠近夢想、成長跨越的平臺。在富有澳門特色的培養模式下,我們進行著多維度多層次的學習與探索:從畫室到金木工的動手實踐;策劃組織活動的臺前幕後;學術研究時的探討鑽研;用設計的手法詮釋與表達。在綜合能力得到提升的同時,也為初入社會的我提供了豐富的知識儲備和實踐經驗。

《大學》中講到:「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知至而後意誠」。畢業也意味著新的開始,希望大家在新的征程中繼續追逐夢想,始終銘記「意誠格物」之校訓,認真做事、不斷鑽研,與母校卓越同行。

黃奕輝 Wong, Yik Fai

Wong, Yik Fai

小弟黃奕輝,係科技大學電影學院2017级电影制作硕士专业畢業生,是該班年唯一年過半百的人!引用少林足球的一句:『做人如果無夢想,同條鹹魚有咩分別!』不過我已經做了那麼多年的鹹魚,都習慣了。我因兒子看完該片講的一句:『就算做鹹魚!我都要做最鹹果條!』而激發了我去進修!

科技大學成立的時候,我是第一批報讀資訊科技的學生之一,面試的是周禮杲教授,但最終我輪了給微積分!沒有完成那個學位課程,至17年終於找到這個有趣的专业,但遺憾的是我誤解了課程大綱的描述,以為這是一門上課就是看電影的事!可幸的是我遇到的人和事都總是那麼完美!在這裡的同學及教授,令我重拾已失去多年的學習熱誠。感謝澳門科技大學開辦這麼有前瞻性的一門課,令我認識到同班那二十多位有活力的年輕人,令我對漸漸陌生的世界重新產生興趣。電影堕落天使中有這麼一句:当你年轻时,以为什么都有答案,可是老了的时候,你可能又觉得其实人生并没有所谓的答案。

最後寄語在座各位「親愛的,你要勇敢去做大一點兒的夢。」(全面啟動 (2010))

「愿原力与你同在。」(星球大戰 (1977))

李嫣然 Li, YanRan

Li, YanRan

我從未想過自己有一天能在這樣一個平台袒露自己的心聲。以往,我都是作為一名看客瞻仰諸位的榮光,但今天我也鼓起勇氣寫下了這篇感言。這是孤獨的挑戰,大學四年,我學會的最重要的本領,就是享受孤獨。

孤獨的時刻,總是無處不在。一個人前往沒有同學在的大學,一個人掌機拍完電影,一個人踏入一個注定吃很多苦也不賺錢的行業......人是集體的產物,也是孤獨的個體,我學著去習慣不被他人理解。家人的質疑,是在所難免的。似乎不按照他們的人生經驗去按部就班地過一輩子,人生就要完蛋了。可是,我們期望看到的是千篇一律的人生嗎?為什麼一定要把多數人的選擇作為教條呢?我記得教過我的郭羽老師之前向我們確認過好幾次,以後是否還想進入又苦又慘的傳媒行業?太多人選擇「NO」了,可是我看到少部分堅持說「YES」的同學,他們還在努力,用實打實的成果證明,自己的道路或許孤獨,但也可以成為正確。正確答案從來都不唯一,除了計算題。孤獨的我們,可能正在打破常規,行使著我們作為自由靈魂的自主權,去找尋新的「正確」所在。我們的大學,是一個能讓所有人都平等、尊貴和閃耀的地方。它尊重我們每一個人的選擇,也相信我們每一個人的夢想。

My dearest friends,please do not deny your sincere desire and curiosity and please do not neglect your dissatisfaction and confusion. We can change the 「maybe」 「fault」 into 「right」 「truth」. This is not the end of youth but a delight beginning. Look, we are walking toward the world step by step and we are walking forward for our free and ardent so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