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法學院師生赴北京深圳參加2023年「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

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受中國法學會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務局的邀請,組織了10名在讀學生於2023年7月9至15日前往北京及深圳參加2023年「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除我校師生外,來自香港及澳門其他高等院校的法律學生,以及澳門法律交流協進會的8名架構成員一同參加本次交流周活動。

 

article 20230719fl01 pic1

開幕式合影

 

本次交流周活動由中國法學會主辦,中國法學學術交流中心、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法務局、深圳市法學會承辦。活動期間,主辦方邀請了一系列知名法學專家就習近平法治思想、憲法、「一國兩制」等內容錄製視頻組織學員觀看,組織學員參訪最高人民法院、深圳國際仲裁院、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等部門和機構並召開座談會,同時還舉行了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等活動,進一步增進了港澳青年與內地青年的交流互動。

 

article 20230719fl01 pic2

2023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

 

「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活動創辦於2008年,已成為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的重要平臺。自活動創辦以來,澳門科技大學法學院積極響應號召組織學生參與活動,為加深澳門學生對祖國內地的瞭解,促進港澳與內地青年的對話交流奉獻力量。

 

article 20230719fl01 pic3

澳科大法學院師生在交流活動中

 

 

法學院師生活動感言:

 

彭運朋助理教授(法學院帶隊老師)

帶隊老師彭運朋助理教授表示,十位科大法學院學子前往北京、深圳交流一周,通過參加講座、論壇以及到最高人民法院等單位參訪的方式交流思想,深入瞭解國情、瞭解社會,觀察法律運作過程,這些都讓大家收穫良多。在「讀萬卷書」的同時「行萬里路」,這對於學習法律是大有益處的。同學們在本次遊學過程中還結下了深厚的友誼,在未來可以繼續保持交流,這亦是本次活動帶來的難得收穫。

 

葉廣賢(法學院法律碩士研究生)

回顧過去短短的一周,在主辦單位及各個協辦機構的精心組織和安排下,我們曾遠赴首都北京,參訪了中央港澳辦、最高人民法院;我們也前往改革開放最前沿的深圳市,參訪深圳國際仲裁院、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庭等機構。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中,我學習到大灣區發展合作和規則銜接的路徑探討、青年融合發展的機遇與路徑、港澳與內地青年的時代使命與責任等內容,收穫滿滿,又以澳門青年學員身份在臺上進行演講,這是一個難忘的鍛鍊機會。我很高興在本次活動中,能與各位青年律師及同學們互相交流,共同進步。這次經歷增進了我們對祖國法治建設的瞭解和認識,親身感受國家經濟社會的發展進步,期盼能在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貢獻青春智慧力量。

 

潘曉晴(法學院金融犯罪與監管碩士研究生)

我很榮幸能參與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成為了我求學致知路途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在短短的一個星期中,我們到了北京與深圳的重點法治機構參訪和座談,並以線上課程中鞏固知識,深入瞭解國家大事和歷史文化。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中,一眾專家學者表達了他們對規則銜接、青年發展和青年責任議題的專業見解,令我拓闊視野、獲益良多,使我深刻體會到法律與社會、經濟和文化等方面的高度相關性,從而學會以更廣泛的視角看待法律問題。這次的交流學習讓我明確了自己的角色與使命,堅定了奮鬥目標,我相信我們定能在法律的領域上繼續發光發熱。

 

李幸姿(法學院金融犯罪與監管碩士研究生)

在一連七日的交流周中,我有幸參訪了許多的地點。從首都的最高人民法院、學習維護國家安全法及與中央港澳辦司長的座談,及至在深圳參觀國際仲裁院、聯營律所、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論壇、最高人民法院第一巡迴法院及騰訊等單位。通過這些交流互動,增長了我對祖國法制乃至現代化建設的進一步瞭解,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上,深刻反思到國家為應對世界百年未有的大變局而提倡一帶一路及粵港澳大灣區等舉措的背景,基於三地司法制度差異下,除了單向瞭解祖國的法治建設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外,更應自醒處於更高的格局而積極裝備自己,成為更具層次的法律人才,為國家走上國際的路途獻出力量。我從心期盼深圳的繁榮經驗,今後能在粵港澳大灣區延續並且及至我國的每一個河山。

 

何兆良(法學院本科生)

在這次港澳與內地青年交流活動中,我和同學們參觀了許多地點,其中參觀國際仲裁大廈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一路上也感受到了深圳南沙區的蓬勃發展和機遇。其次,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我聆聽到寶貴的經驗,意識到要接軌國家發展需要,綜合型法律人才要有談判意識,運用所學所思,用法言法語去解決問題。同時,在這次活動中,我認識到了來自內地,香港和澳門院校的學長學姐們,在和他們的相遇和交流中,我收穫頗豐,他們也替我解答了許多疑問。最後,我也很榮幸能夠參與這次活動,我不僅拓寬了自己的眼界,更深入瞭解到中國法律、律師行業與科技企業的現狀和發展,對中國法治的實踐和成就有了更直觀的瞭解。

 

謝馥宇(法學院本科生)

我對習近平法治思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這些理念為中國法治建設提供了指導和基礎,我也認識到法治是國家治理的基石,只有依法治國才能實現社會穩定和公平正義。而一國兩制是一種創新的制度安排,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完善與發展。在一國兩制框架下,制裁與反制是維護國家安全和維護一國兩制原則的重要手段。參加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是我人生中一次難得的經歷,讓我意識到作為大灣區的一份子,我們應該積極參與到法治建設中,為大灣區的繁榮穩定貢獻出自己力量。最重要的是,通過這個論壇,我意識到了大灣區法治需不斷創新與發展。總的來說,港澳與內地青年法律交流周是一個難得的機會,讓我收穫了許多。

 

劉思宇(法學院本科生)

通過參訪中央港澳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第一巡迴法庭、深圳國際仲裁院,我深刻感受到中國法治建設的進步和成就,了解到他們在維護一國兩制、促進港澳發展的方面的工作,他們在保障公正司法、維護法律權益、解決國際上市爭議等方面發揮着重要的作用,這些機構參訪也讓我對中國發展建設的現狀和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參訪騰訊公司、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和粵港澳聯營律師事務所後,我對港澳法律青年融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有了新的認識,通過參訪這些機構,我認識到港澳法律青年在大灣區建設中可以發揮重要作用,他們可以通過創新創業、法律服務等方式為大灣區發展作出貢獻。

 

莫家冉昊(法學院本科生)

經過一周的線下交流與線上學習,我認為習近平法治思想創造性地回答和解決了其他理論學說難以解決的「中國之治」和「世界之治」的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這種劃時代的先進思想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為人民及港澳台法律青年設立了明確的道路,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計劃提供了無限的可能。以前我認為港澳法律制度與內地大不相同,極難融合,但參訪後我發現並非如此,大灣區已經為港澳青年建設了廣闊的發展空間,充滿了機遇,作為法學院學生,我認為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來到大灣區,為兩地法律融合及進步出一分力。

 

吳熙雯(法學院本科生)

聆聽習近平法治思想可以幫助人們更全面地了解中國法治建設的現狀和未來發展方向,而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在法治改革方面的經驗和做法,則可以發現中國法治建設存在的問題。一國兩制的線上課程片段令我明白到堅持一國兩制方針的重要性,並要從國家法律層面和港澳自治層面統籌思考,周密謀劃,協調行動,建立健全的一國兩制。參觀完最高人民法院、巡迴法庭,我感受到濃厚的法律知識氛圍,希望日後有機會可以在法院工作。當聽完法官的分享後,我感受到法律的知識是無窮無盡的,還有很多東西要繼續學習。

 

霍樾霆(法學院本科生)

通過聆聽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則性理論貢獻,我加深了對中國法治建設的認識和學習了中國法治改革的經驗。此外,我認為我們要堅持一國兩制方針,堅決維護國家安全。參訪了的這些地方,令我感受到了濃厚的法律氣味,並且也很希望在這些地方工作。參訪中央港澳辦、最高人民法院、最高院第一巡迴法庭和深圳國際仲裁庭後,我認為科技能在法律領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能減輕很多不必要的負擔。在粵港澳大灣區青年法治論壇中,我聽到了眾多青年與律師的發言,讓我感覺法律還有很多可能性,有更美好的未來。

 

羅佳帆(法學院本科生)

法治世界觀是人們在自己的實踐活動和歷史發展中所形成的關於法治的根本觀點,它為人們認識發展問題提供中的概念範疇,也為評價發展問題提供總的意義框,從而為變革法治提供總體願景及解釋意義。一國兩制是中國政府為了實現和平統一、保持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二爭取的一份政策,在這個框架下的香港和澳門在政治文化經濟擁有高度自治權力,但仍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份。參觀完最高人民法院,他在我心中更加莊嚴肅穆。當我見到最高法院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法律的威嚴。我們要不斷拓展粵港澳大灣區法治建設的深度和廣度,形成更多富有創新意義和實踐價值的理論和實踐成果,要與祖國同心,與時代同行。做推進中國式現代化歷史進程的奮發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奮力建設祖國的偉大事業中綻放光彩。

 

聯繫我們

學院辦公室:
澳門氹仔偉龍馬路
澳門科技大學R座七樓773室
傳真:(+853) 28823289


學士學位課程:
電話:(+853) 88972000
電郵:llb-ad@must.edu.mo


碩士學位課程:
電話:(+853) 88971722
電郵:fl_md@must.edu.mo


博士學位課程:
電話:(+853) 88972358
電郵:fl_md@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