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24周年校慶學術講座 – 林東昕院士談
「食管癌發生及預防的分子生物學機制」

譚廣亨副校長(左)與林東昕院士(右)合影

現場

由澳門科技大學醫學院舉辦的24周年校慶學術講座「食管癌發生及預防的分子生物學機制」於2024年3月28日下午在大學N316室成功舉行。本講座邀請到中國工程院院士、腫瘤遺傳學及基因組學專家、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教授、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中國病理生理學學會腫瘤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林東昕院士主講。澳科大副校長譚廣亨,以及澳科大醫學部師生出席本次講座。

譚廣亨副校長致辭

譚廣亨副校長代表大學致辭並致送紀念品,歡迎並感謝林東昕院士為澳科大師生作專題演講。

講座上,林東昕院士表示食道鱗狀細胞癌(ESCC)在我國高發,約佔全球患者的一半以上。這種腫瘤的治療效果不佳,5年生存率小於30%。因此,揭示食管癌發生發展的生物學機制是提高其防治的基礎。在過去的20多年中,我們運用多組學方法,繪製了食管癌基因組改變圖譜;近期,研究團隊應用單細胞RNA測序、空間RNA測序等尖端技術,全面解讀ESCC腫瘤發生多階段的基因組與微環境變化。闡明瞭多階段病變的基因組及微環境的特徵及其在推動癌前病變演進中的作用。結果表明基因組改變以及癌細胞與其微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在食道鱗狀細胞癌致癌和進化中的重要作用。 這些發現提高了研究團隊對腫瘤發生的認識,並可能為食道鱗狀細胞癌的篩查、幹預和治療提供潛在的標靶。

林東昕院士主講

林東昕貴為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教授,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長聘教授。長期從事腫瘤遺傳學、基因組學等多組學研究,在揭示食管癌、胰腺癌、結直腸癌等常見腫瘤基因組和轉錄組改變及其防治應用方面取得突出成就。承擔昌平國家實驗室“揭榜掛帥”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礎研究中心”項目;曾承擔國家973和863科技計畫、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自然科學基金重點專案等。在Nature、Nature Genetics等國際和國內著名期刊發表科學論文300餘篇,被引用22,000餘次,H 指數88。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2項、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教育部自然科學獎一等獎1項和發明專利多項。參與主編或編寫《腫瘤學》和《腫瘤遺傳學》等專著。是國務院頒發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北京市先進工作者、全國優秀博士論文指導教師(4次)稱號。

聯繫我們

醫學院辦公室:

電話:(+853 ) 88972415
澳門路環石排灣馬路擎天匯地下R座PP-R203室
電郵:fmd@must.edu.mo


學士學位課程電郵

內外全科醫學學士
mbbs@must.edu.mo

食品與營養科學學士
bfns@must.edu.mo

研究生課程電郵

fmd@must.edu.mo


醫療及衛生持續培訓中心:
中心辦公室:
澳門路環石排灣馬路擎天匯地下B舖PP-B207室
電話:(+853 )8897-1753
電郵:sliao@must.edu.mo
傳真:(+853)2882-5057


醫學專業發展卓越中心
中心辦公室:
澳門路環石排灣馬路擎天匯地下B舖PP-B207室
電郵:bchan@must.edu.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