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科大與廣州圖書館主辦“全球地圖中的廣州”展覽

12月16日,在澳門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之際,由廣州圖書館、廣州大典研究中心與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主辦,文仕文化博物檔案館協辦的“全球地圖中的廣州”展覽在廣州圖書館正式開展,展期將持續至12月30日。澳科大社文所林廣志所長、趙殿紅助理所長出席展覽開幕式。

此次展覽共展出80余件珍貴古地圖,其中有60多件來自澳門科技大學圖書館的“全球地圖中的澳門”古地圖收藏。展覽通過豐富的古地圖,以全新的視角來詮釋廣州的歷史,突顯廣州在中西交通、貿易、文化交流以及早期全球化中的重要作用,同時也反映出廣州與澳門之間“相生相伴”的密切聯繫。

開幕式上,廣州大典研究中心與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簽署了《廣州大典研究中心-澳門科技大學社會和文化研究所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接下來的五年裡合作開展穗澳乃至大灣區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等相關領域的文獻整理與課題研究,促進雙方專家學者的學術交流與學術訪問,建立雙方機構、研究人員互訪互聘機制,並將在大灣區人文建設的總體框架下合作推動建立博士後工作站。

嘉賓合影

澳科大社文所林廣志所長(右)與廣州大典研究中心劉平清常務副主任簽署合作框架協議

本次展覽從六個主題分別展現古地圖中不同層面的廣州,包括:明清時期的廣州、西方地圖中的廣州、廣州之內外交通、廣東省城風貌、廣州城市規劃、珠江航道圖。

17世紀的中國古地圖即有“羊城”

展覽從明清時期的廣州開始,簡要回顧了明清時期中文地圖對廣州的記錄,主要表現了廣州府治下的州縣地理山川形勢、道裡路程,以及廣州府城內部的城市形態。

《大明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是康熙二年(1663年)蘇州王君甫根據明末崇禎十七年(1644年)曹君義《天下九邊分野人跡路程全圖》為底本重新刊印。該圖實際上是當時中國人繪製的世界地圖,因為圖中不僅記載了明代全國山川地貌、府州縣治和各地古今人物的情況,同時還繪製和注記了歐洲、非洲、美洲許多國名,展現出明清之際中國人對世界的認知和理解。例如,地圖左上角的“譜厄利亞”(“譜”為“諳”字誤記)即為“英格蘭”拉丁文形式“Anglia”的漢語對音。廣州府被標示在地圖下方靠近正中的一個大方框中,上有文字題“古曰羊城”,其下注有“一州十五縣”。其右下方一個大島上用橢圓形標示“香山”縣,記有文字“香山屬廣州府,文天祥過零竹(仃)洋即此”。

《大明九邊萬國人跡路程全圖》

西方人於1512年最早繪製了廣州城圖

根據金國平、索薩等學者的考證,西方人最早繪製的廣州城圖是1512年羅德里傑斯航海書中的“中國之城”(a çidade da china),這也是葡萄牙人最早繪製的關於中國的地圖。

現存於梵蒂岡圖書館的1529年裡貝羅世界地圖中,在珠江口位置的東側標記了“廣東(省城)”(cantam,粵語“廣東”二字的葡語對音),這是早期葡萄牙地圖中對廣州的書寫形式之一。

本次展覽的一張由葡萄牙製圖師多拉多1570年繪製的航海圖中,廣州被標記為“Camtaö”;這張圖也是目前已知史上第一次以“macao”這個現代書寫形式注記澳門的地圖。

早期西方地圖中往往把澳門標注在珠江口的東岸,這是因為當時西方人從澳門進入廣州是通過澳門西側的磨刀門河道。該河道因為淤泥沉積逐漸讓位給今天澳門東側的虎門水道。澳門在古地圖中珠江口的位置,反映出澳門與廣州之間的密切聯繫,以及這兩個城市在中西交往中的地位。

1589年奧特裡烏斯《萬國圖志》地圖集裡的一幅《太平洋及周邊航海圖》是最早的太平洋地圖,圖中標出了麥哲倫海峽,且在右下方畫出了1519-1522麥哲倫環球航行中唯一成功返回西班牙的“維多利亞”號帆船。此地圖綜合了歐洲人關於太平洋的新知識,展示了太平洋西部密集的島嶼。圖中對中國著墨不多,僅用示意的方式繪製出中國長城並標記出西方人眼中的中國最重要的城市,其中就在珠江口標注了廣州(Cantao),還在表現城市的符號上用紅色墨水醒目標記出來。反映了十六世紀大航海時代廣州在西方人眼中的東方航線和太平洋航線上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明清時期廣州是內接全國各地的重要節點城市

明清時期,中國政府禁止西方人從海路直接進入北京,無論歐洲來訪使團還是入華傳教士大都只能從澳門和廣州出發,沿北江通過水路深入中國腹地,前往中國的政治中心北京。展品中多幅地圖表現了這一路線。

1668年荷蘭製圖師芬彭士所繪《從廣州到北京內河航線圖》是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地圖。路線以廣州(Canton)為內陸的起點,經過三水(Samsoù)沿北江一路而上到達南雄(Namhùm),在那裡翻越唯一一段約七十華里的大庾嶺山路後進入江西贛江,沿贛江順流而下經鄱陽湖入長江,經江南(今安徽、江蘇兩省)從揚州轉入京杭大運河北上直抵北京。

《從廣州到北京內河航線圖》

從明末到鴉片戰爭以前,大多數西方來華使團和傳教士都是以澳門和廣州為起點,沿著這條內河航線前往北京或深入中國內地,他們帶來的西方知識、技術和貿易品也沿著這條路線向中國腹地擴散。毫不誇張地說,這條路是16至19世紀一條最為重要的中西貿易之路和中西文化交流之路,而廣州不只是中國對外貿易的視窗,也是內接全國各地的重要節點城市。

儘管廣州已成為中西貿易的重要甚至是唯一口岸,但直至1858年天津條約和1860年北京條約之前,外國人仍然不能進入廣州城內,而只能在西南郊的十三行活動。

展品中有兩幅根據1855年美國公理會傳教士富文牧師繪製手繪地圖印製的《廣州城及城郊全圖》,非常準確地描繪了廣州城內部的主要構成、區域、建築和街道,重要地名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注記。地圖繪製範圍北至越秀山鎮海樓(俗稱五層樓),南至珠江南岸的海幢寺,東至今天東山區的太監寺和東山廟,西至今天荔灣區的仁威廟。由於繪製精良,該圖不斷被刊印和重制。

1884年馮活泉、陳信民所繪的《粵東省城圖》基本就是以富文製作的《廣州城及城郊圖》為底圖修改增補而成。該圖珠江上的虛線位於河流過境點,紅線是從花地前往五層樓(或稱鎮海樓)的路線,紅點則是基督教教堂。地圖下方的圖說描述了廣州城從周朝至清朝光緒年間的城市發展。至此廣州城已經初具現代廣州的雛形,並不斷向舊城之外擴展。

本次展出以“全球地圖中的廣州”為主題,在全部80幅地圖中,由西方傳教士或者繪圖師製作的地圖占到80%以上(達67幅),反映出廣州在中西經濟、文化交流中名副其實的中心位置。

從這些西方古地圖中可以看到,儘管在16世紀初期,葡萄牙人即已來到中國,但是相關的地理知識要到16世紀後期才反映到地圖上,展出的四幅最早的世界地圖(繪製年代分別是1502年、1502年、1519年、1543年)尚未標注出廣州與澳門,到了1570年多拉多(Fernão Vaz Dourado)的《東印度地圖》中,才明確標出了廣州(Camtaö)與澳門(Macao),此後地圖中關於廣州、澳門的地理要素越來越多,表明了西方人對廣州的認識經歷了一個從模糊到清晰的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