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走進澳門科技大學
在傳承創新中涵育青年文化自信

“非常震撼,完全顛覆了我對紀錄片的印象!通過畫面將散落的關於神話的想像串聯,讓歷史變得詳細生動起來。”10月31日晚,由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與湖南衛視、芒果TV、伯璟文化聯合主辦的紀錄片《中國》第三季高校巡迴交流會上,青年學生發出由衷的感歎。

來訪嘉賓與澳科大師生合影

紀錄片《中國》第三季總撰稿周艷、繪畫導演莫里加等主創團隊與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乘虎教授,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影視傳媒系主任陳剛教授,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學與美術學課程主任、博士生導師、黃光輝副教授,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黃鶯助理教授等學者對話交流。

此外,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助理院長張林明副教授,電影學院孟曉清副教授、王付剛助理教授、李佳琪助理教授等與同學們一起觀看了紀錄片《中國》,並圍繞紀錄片的主旨立意、現實意義以及創作感悟等多方面展開交流探討。

嘉賓合影

到場嘉賓與學生一同觀看首期節目《創世》,節目大氣瑰麗的影像表達,形神兼備的東方意蘊,都讓現場觀眾或動情感慨或共情深思。青年學子們紛紛闡述了他們對紀錄片《中國》第三季的理解與感受,還從選題、美術、色彩、解說詞等各個專業角度,與主創團隊進行了熱烈的交流討論。

學生提問

周艷說,紀錄片《中國》第三季非常具有挑戰性,借助解說、繪畫、動畫樸素地想把知識和資訊傳遞給觀眾,這是整體敘述方式基本的出發點,也是為呈現這段歷史想努力做到的影像工作者的使命。

紀錄片《中國》第三季總撰稿周艷

莫里加表示,相較於傳統中國畫,影片在畫面呈現上更加豔麗也融入了現代元素,《中國》第三季的視覺呈現形式是用中國畫的技法、材料、核心審美思維去創作新的藝術形態、提供新的視覺體驗。

紀錄片《中國》第三季繪畫導演莫里加

縱觀紀錄片《中國》三季開創了“繪畫+CG”的全新藝術表達形式,以繪畫作為影像主體,來承載人們對於上古神話和遠古文明的豐富想像,別具一格的藝術形式和鮮豔明麗的影像畫面,給在場的眾多青年學子們都留下了深刻印象。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楊乘虎教授

楊乘虎認為,《中國》第三季以當代視角觸碰遠古文明,傳達天人合一、以人為本的質樸理念,將人的“知情意”的思考感受投射於神,用影像來表達眾多抽象概念並與觀眾產生共鳴,是前所未有的創新和挑戰。

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副院長、影視傳媒系主任陳剛教授

陳剛認為,《中國》第三季顛覆了我們對於紀錄片的觀看方式,它也讓觀眾與影像之間產生一種漸離感,而這種漸離感讓我們更深層次去思考中華文明的起源。

澳門科技大學人文藝術學院設計與美術課程主任黃光輝副教授

黃光輝認為紀錄片《中國》第三季充分展現了在學科交叉的環境下,歷史、美術、傳播、數字媒體等多專業人員為呈現佳作的通力協作以及對細節的精益求精,她鼓勵學生們實現跨專業的組織與合作,碰撞出新的思維火花。

澳門科技大學電影學院黃鶯助理教授

黃鶯表示,《中國》第三季創作的顆粒度非常細化,每一幀畫面配上解說都足形成一個NFT形式的即時性內容,產生獨立的商業文化和社會價值,這對未來文化傳播形式的豐富有著重要意義。

“文脈”是認同的基礎、創新的動力、發展的紐帶。紀錄片《中國》第三季以禮制的孕育和發展為主線,追溯上古三代,從神話傳說到考古史料,從史前社會到夏商周王朝,探尋中華文明的源流。此次高校巡迴交流會首站選擇澳門科技大學,更是以歷史文脈中傳承的認同為火種,讓青年學子觸摸文化血脈,鑄就文化自信。

聯繫我們

辦公地址﹕
澳門氹仔偉龍馬路
澳門科技大學 R313 室
辦公時間﹕
星期一至五
上午9時至1時
下午2時30分至6時20分

傳真:

(+853) 2888-0091

電影管理博士學位課程、電影管理碩士學位課程、電影製作碩士學位課程:
af@must.edu.mo
電話:(+853) 8897-2973

數字媒體博士學位課程、互動媒體藝術碩士學位課程:
af@must.edu.mo
電話:(+853) 8897-2313

影視製作學士學位課程、表演藝術學士學位課程:
af@must.edu.mo
電話:(+853) 8897-2098

數字媒體藝術學士學位課程:
af@must.edu.mo
電話:(+853) 8897-3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