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學碩士科目簡介

通修科目

法理學與法哲學  (3學分)
本課程是《法學基礎理論》課程的進階學習課程,為研究生開設,目的在於通過對法律基本原理和基本價值的深入研究與分析,使學生在已經掌握的部門法知識基礎上對法律有更加理性的認識,明瞭法律背後的道理和應有的價值取向。本課程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法律正義論、法律價值論、法律方法論、法律社會論以及當代主要的法學思潮。

比較法學  (3學分)
比較法學是學位通修課程,授課對象為研究生一年級。此前要求預修法學基本理論和各科法學課程。該課程主要目的是使研究生能對比較法學學科本身及其對各國法律歷史與現實發展、對國家之間法律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有基本瞭解。使學生能夠更加明確、更有意識、更有效率地用比較法學的科學方法學習書本知識,拓展學習視野、提高思考境界。課程主要內容包括:講解闡釋比較法學基本理論,包括比較法學方法論、比較法學的目的和範圍,比較法學的任務和共同法的理念基礎和現實基礎。在此基礎上,對世界主要法系的形成、發展與現狀概況進行說明,並集中對幾個有代表性的國家的法制度模式與特點予以詮釋。

歐盟法  (3學分)
歐盟法是學位通修課程,授課對象為研究生一年級。本課程介紹歐盟的歷史、組成、目標及歐盟新成員國的情況,講解歐洲共同市場與貨物、服務、資本和自然人有關之運作;歐盟各機關的運作,包括歐盟執行委員會、歐盟理事會、歐盟部長理事會、經濟暨社會委員會、區域委員會、歐洲監察使、歐洲投資銀行、歐洲中央銀行等;並重點介紹歐盟立法過程及其執行,歐洲議會的角色等。另外,還討論歐洲法院和歐洲人權法院的運作、角色及工作職責。

專業必修科目

法理學專業
當代西方法律思潮  (3學分)
現代西方法律思潮是法學專業的基礎課程之一,具有較強的前沿性。設置本課程的主要目的在於幫助學生瞭解現代西方法律思想的最新發展狀況。通過本課程的教學,使學生全面瞭解現代西方法學界的動態,從不同學派的觀點中看到法律不同層面的道理和問題,掌握法學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既要吸取現代西方法律思想中的精華,又須正視其中存在的問題,努力創建我們自己的法學理論。
在教學方法上,一方面對現代西方法律思想的發展情況及自然法學、分析法學、社會法學、綜合法學等各派思想進行全面介紹和總體分析,另一方面輔以對個別具有代表性的學者的法律思想的具體闡釋,使學生更全面、更深刻地瞭解和看待各種現代西方法律思潮。

中國法律文化  (3學分)
中國傳統法律文化作為法學專業的一門獨具特色的課程,它的設置是意欲通過一種與現代各種部門法學完全不同的體例來向學生介紹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基本情況,使他們更系統地瞭解我國傳統法律文化的歷史發展狀況以及用心去感悟其中蘊含的基本道理,懂得對中國傳統文化的同情式的理解。同時使學生擺脫當下流行的簡單用西方標準任意剪裁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傾向,培養他們獨立思考、獨立判斷的能力,從而使他們將所學知識融會貫通,客觀看待任何一種文化現象。
本課程分為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生長環境、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歷史進程、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體系與結構、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理念與思想、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特徵等五個方面進行講授。客觀歷史描述與理論闡釋相結合,加以傳統司法案例的分析,不斷激發學生理對中國傳統法律文化的學習熱情。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四地法)  (3學分)
本課程屬於比較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不僅由大陸法構成,而且香港法、澳門法和臺灣法也應包含在內。港澳臺陸四地法律體系均包含有中華法系的某些思想和精神要素;從顯性知識或正式制度層面看,這些法律體系主要都是法律繼受活動移植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中某些國家的法律而成,其中大陸法和臺灣法主要移植大陸法系中德國法系的法律制度,當代也繼受不少英美法系的制度;澳門法基本上移植了屬於大陸法系中羅馬法系的葡萄牙的法律制度;香港法則主要移植英美法系中的英國法,因此,兩岸四地法律構成了縮小版的世界主要法律體系。本課程還致力於探究在當今世界尤其是兩岸四地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事實條件下,大中華區法律內部的協調與統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問題。

比較法專業
羅馬法  (3學分)
本課程屬於比較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羅馬法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法律體系之一,深刻影響了當今的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本課程將介紹從《十二表法》開始到優士丁尼制定法典之時的羅馬法發展史,使學生熟悉羅馬私法中的人格制度、家庭婚姻制度、物權制度、合同制度、侵權制度、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制度,以及訴訟法等基本制度。在此基礎上,本課程還將重點討論從羅馬法私法到現代私法尤其是大陸法系民法的歷史演化,探討羅馬法對於當今世界法律體系尤其是其對形成歐洲統一法乃至國際範圍的統一實體法和統一衝突法的意義。

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四地法)  (3學分)
本課程屬於比較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當代中國法律體系不僅由大陸法構成,而且香港法、澳門法和臺灣法也應包含在內。港澳臺陸四地法律體系均包含有中華法系的某些思想和精神要素;從顯性知識或正式制度層面看,這些法律體系主要都是法律繼受活動移植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中某些國家的法律而成,其中大陸法和臺灣法主要移植大陸法系中德國法系的法律制度,當代也繼受不少英美法系的制度;澳門法基本上移植了屬於大陸法系中羅馬法系的葡萄牙的法律制度;香港法則主要移植英美法系中的英國法,因此,兩岸四地法律構成了縮小版的世界主要法律體系。本課程還致力於探究在當今世界尤其是兩岸四地的政治、經濟、社會和文化的事實條件下,大中華區法律內部的協調與統一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問題。

比較民商法  (3學分)
本課程是比較法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本課程將從比較法研究尤其是功能比較的角度,從人格權法、婚姻家庭法、物權法、合同法、侵權法、無因管理法、不當得利法、公司法、企業法、破產法、票據法、海商法等民商法中選擇若干重要論題,研究世界上不同法律體系尤其是大陸法系、英美法系中主要代表國家在這些論題上的法律之異同,進而研究這些外國法與中國法之異同,並對這些異同從功能角度進行評價。在此基礎上,本課程還將介紹國際範圍內協調和統一不同國家民商法的活動,尤其重點介紹聯合國國際貿易法委員會、國際統一私法協會、海牙國際私法會議以及國際商會等國際組織通過整理和創制國際統一衝突法和國際統一實體法,協調不同國家的民商法的不同法律規範,以及在世界範圍內尋求建立統一民商法規範的努力。

憲法與行政法專業
憲法學  (3學分)
本課程教授憲法學的基本理論,包括憲法和憲政的概念、憲法的產生和歷史發展、憲法的基本原則、公民的基本權利和基本義務,國家機構的組織原則、以及中國憲法所設立的基本制度,並結合具體案例,討論中國當代人權保障的發展趨勢等。

港澳基本法  (3學分)
本課程教授香港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包括:“一國兩制”;基本法的序言、總則;中央和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的關係;居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政治體制、經濟、文化和社會事務等內容。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  (3學分)
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是規範行政權力的法律,是重要的部門法。課程內容分為六個部分:(1)行政法總論:主要是行政法淵源、行政法的效力、行政法律關係以及行政法基本原則等。(2)行政主體主要講解行政主體的概念、分類、許可權、相對人和第三人等;(3)行政行為主要包括行政行為概念、法律特徵、分類及其應用、構成要件、效力原理、行政行為的錯誤及其更正以及行政行為的瑕疵和分類等;(4)行政訴訟是法院解決行政糾紛的訴訟制度,是法院對行政機關的具體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審查的制度,主要內容包括行政訴訟的基本原則、受案範圍與管轄、參加人、行政訴訟的證據、行政訴訟程式、行政訴訟的法律適用、行政訴訟的判決、裁定與決定、行政附帶民事訴訟、涉外行政訴訟等部分;(5)行政賠償是國家對國家機關及工作人員行使職權違法造成他人損害而承擔賠償責任的制度。主要內容包括國家賠償責任的構成要件、賠償範圍、賠償主體、賠償程式及賠償方式和計算標準。

民商法專業
民法學  (3學分)
本課程屬於民商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是民法學的高級課程,要求學生事先掌握民法的基本法律知識和基本理論知識。本課程將從人法(包括人格權法和身份關係法)、物權法、債權法(包括合同法、侵權法、無因管理和不當得利法)以及民法總則中選擇出一些重要論題,通過課堂講授、文獻閱讀和課堂討論,從比較法和比較法律史的角度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研究與這些論題有關的案例和成文法,並學習和掌握用於分析和解釋這些民法論題的法律理論,包括取向於哲學的私法理論如康得的自由理論和取向於經濟學的私法理論如法律經濟學。本課程宣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展開對相關民法論題尤其是相關論題在司法實踐和立法實踐的最新發展進行研究,並撰寫論文。

商法學  (3學分)
本課程屬於民商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是商法學的高級課程,要求學生事先掌握商法的基本法律知識和基本理論知識。本課程將從公司法、企業法、證券法、破產法、票據法、海商法以及商事主體、商事行為尤其是商事合同、經濟侵權、商事登記以及商法典等一般商法問題中選擇若干重要論題,通過課堂講授、文獻閱讀和課堂討論,從比較法和比較法律史的角度引導學生深入分析和研究與這些論題有關的案例和成文法,並學習和掌握用於分析和解釋這些商法論題的法律理論,包括取向於哲學的私法理論如康得的自由理論和取向於經濟學的私法理論如法律經濟學。本課程倡導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展開對相關商法論題尤其是相關論題在司法實踐和立法實踐的最新發展進行研究,並撰寫論文。

法律交易論  (3學分)
本課程屬於民商法學專業法學碩士學位課程的專業必修課,是民商法學的高級課程。法律交易,來源於德國民法上的Rechtsgeschäft,在中文法律文獻中經常被翻譯成“法律行為”。法律交易制度實現私法自治的基本工具。法律行為概念區別於事實行為和事件,包含了債權行為和物權行為、負擔行為和處分行為、民事行為和商事行為等基本範疇區分,在大陸法系尤其是德國法系的私法及其學術中佔有重要地位。然而,自法律交易制度及其學說被引入中國後,出現了諸多誤解,以至於其長期以來成為困擾中國民法學者的一個問題。本課程側重從外國原始法律文獻的研讀入手,釐清法律交易制度在外國法尤其是德國法上的基本含義;並且,從比較法學尤其是法律移植的理論出發,考察其在清末、民國時期以及當代中國(包括臺灣)等不同時期法律和法學之中的意義變遷。

刑法學專業
刑法學  (3學分)
本課程圍繞刑法學的兩個基本問題—犯罪與刑罰展開。總論部分介紹犯罪論與刑罰論的理論發展及現有主流學說。犯罪論包括犯罪的概念,本質;犯罪構成;犯罪客體要件(法益);行為,結果,因果關係;犯罪主體;故意和過失;犯罪構成的修正形式(未完成罪和共同犯罪);正當行為,罪數形態等。刑罰論包括刑罰的本質,目的,功能以及刑罰體系,量刑制度和行刑制度。分論部分主要包括侵犯個人法益的犯罪和侵犯社會法益的犯罪等。

犯罪學  (3學分)
本課程在明確學科屬性及研究目的等概論內容的基礎上,主要介紹犯罪原因、犯罪現象兩部分。犯罪原因部分介紹外國犯罪原因理論的發展及其重要學說立場。犯罪現象部分包括犯罪(人)類型、犯罪統計分析等。

刑事政策學  (3學分)
刑事政策學是刑事法學的一門重要分支學科。目前,一方面,刑事政策的概念、體系等基本範疇得到了進一步的研究,刑事政策的知識得到了廣泛普及;另一方面,刑事政策研究能夠促進犯罪控制這一社會系統工程的構建,有助於提高刑事立法品質和刑事司法的效能,這正日益成為全社會的共識。本課程旨在介紹刑事政策的歷史、相關理論、制度等。主要內容包括:刑事政策概述,西方刑事政策的歷史演變與發展趨向,中國刑事政策的歷史發展,中國刑事政策的主要理論,刑事政策的基本原則,刑事政策的制定與執行,刑事立法、刑事司法與刑事執行政策,針對不同主體的刑事政策,針對不同罪行的刑事政策,犯罪預防政策,等等。

選修科目
法理學專題  (2學分)
法理學專題課程將以該領域的一個具體制度和理論為授課內容,目的在於使學生深入瞭解該制度或理論,同時以老師講解、課堂討論和論文寫作等方式完成。以期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較全面的發展。

比較法專題  (2學分)
比較法專題課程將以該領域的一個具體制度和理論為授課內容,目的在於使學生深入瞭解該制度或理論,同時以老師講解、課堂討論和論文寫作等方式完成。以期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較全面的發展。

憲法與行政法專題  (2學分)
憲法與行政法專題課程將以該領域的一個具體制度和理論為授課內容,目的在於使學生深入瞭解該制度或理論,同時以老師講解、課堂討論和論文寫作等方式完成。以期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較全面的發展。

民商法專題  (2學分)
民商法專題課程將以該領域的一個具體制度和理論為授課內容,目的在於使學生深入瞭解該制度或理論,同時以老師講解、課堂討論和論文寫作等方式完成。以期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較全面的發展。

刑法學專題  (2學分)
刑法學專題課程將以該領域的一個具體制度和理論為授課內容,目的在於使學生深入瞭解該制度或理論,同時以老師講解、課堂討論和論文寫作等方式完成。以期鍛煉學生獨立思考、實際研究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最終目的是使學生獲得較全面的發展。

論文及其他項目
論文  (10學分)
碩士論文不少於三萬字,但不多於五萬字。

讀書報告  (3學分)
法學碩士生在中期學習評核時,必須提交3篇法律文獻讀書報告。每篇讀書報告不少於5,000字。

公開發表論文  (4學分)
法學碩士生在讀期間,須於具有國內外刊號或書號的公開出版的期刊或論文集上發表至少1篇法學學術論文。以澳門科技大學為第一單位,並且是以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如研究生為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須是該生的指導老師)發表的論文可納入統計範圍。(適用於2023-2024學年及之後入學的學生)

法學碩士生在讀期間,須在國內外公開發行的出版物上發表至少2篇法學學術論文。
(適用於2022-2023學年及之前入學的學生)


學術活動  (3學分)
法學碩士生在學期間,須至少參與學院認可的學術活動3 次,並且提交關於該次學術活動的書面報告。每篇學術活動報告不少於2000字。

實習  (3學分)
法學碩士生需在課程結束後參加1至2個月的實習活動。實習地點為政府機關、司法系統、律師事務所或其他與法律相關的機構。實習機構原則上由學生自覓。學生受指導老師和實習機構的共同指導和監督。